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。当时,英国在大西洋的船队屡遭德国纳粹潜艇的袭击。在船只被击沉后,大部分水手葬身海底,只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。英国的救生专家对生还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,他们惊奇的发现,这些生还者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些年轻力壮的水手,而是意志坚定懂得互相支持的中年人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,了解情况,专家们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:这些人之所以能活下来,关键在于这些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。于是,提出“成功并非依靠充沛的体能,而是强大的意志力”这一理念。 当时德国人库尔特·汉恩提议,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,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,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。后其好友劳伦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,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,这是拓展训练最早的一个雏形。
它利用崇山峻岭、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,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,在解决问题,应对挑战的过程中,使学员达到“磨练意志、陶冶情操、完善人格、熔炼团队”的培训目的。是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训方式。
在传统的教学中,教师是教学的中心,学员只是需要专心听讲,认真记笔记、认真模仿即可。而体验式学习则以学员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,强调学员的主动性、积极参与性,在特有的情境中激发所有学员积极努力地“挑战”。体验式学习重在参与,假若没有这种参与,就没有经历,也就难于产生任何体验,更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。
在体验式学习中,学员不单是被动地和单向式接受知识、技术,也不仅仅是娱乐活动,学员在各种“乐趣”之中挑战、感悟、反思,从做中学,在学中乐,学员乐于这种学习方式,从而实现了真正的“寓教于乐”。拓展训练课通过课程设计将刺激的、迷惑的、期待的活动安排在每节课中,"寓教于乐”,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兴趣,让学员在体验中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快乐;作为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教师则通过调动学员,将学员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,把“要我学“变成“我要学”。
体验式学习是知识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。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,因此很多大学员走出校园后,还要重新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学习,原因之一是学员很少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、时间和机会。体验式学习把概念、知识和技术设计成一个互动式的学习过程,学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,了解概念与活动内容的关系,把这些经验转移到学习、生活和工作中,使学员在态度、行为、技巧等方面有所进步,在认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得到提升。
虽然拓展训练和许多体育活动相似,有许多类似游戏的活动成分,但作为体验式学习模式,拓展训练又高于简单的游戏过程,注重活动之后的反思和归纳整合两个阶段。
拓展训练不仅重视体验和经历,还注重体验以后的总结和感悟,并且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,在自我的实践中发现真理,而非听别人的说教想自己的问题,所以往往会产生意向不到的效果!